近日,“农经观察”专题会商会在线上召开。会议以夺夏粮丰收的生产形势、难点与对策,确保颗粒归仓为主题,围绕河南、山东、河北等粮食主产省小麦生产形势、存在问题、政策诉求等进行研讨。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、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吴孔明,院党组书记张合成出席会议并讲话。副院长梅旭荣主持会议。
会商认为,要从国内稳产保供的确定性来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的高度,充分认识夺取夏粮丰收对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意义。在去年秋涝导致小麦播种延期的情况下,今年春季气温平稳,降雨情况良好,技术“组合拳”落地及时,小麦促弱转壮,亩穗数、穗粒数、千粒重稳中有升,小麦生产形势总体向好,夏粮丰收有基础有希望。会商提出,小麦丰收“最后一公里”,要警惕干旱、高温带来的干热风对黄河以北小麦丰产带来冲击,要防范小麦跨区机收存在的障碍与堵点,要关注收购主体流动资金短缺、仓容不足等多环节的障碍与难点。
会商建议,确保小麦颗粒归仓,要做好预警与预案,优化灌溉模式,严防小麦主产区高温与干旱等极端气候灾害和病虫害的影响,最大程度降低灾害损失;要加大生产者补贴力度,算细、算准种粮农民的经济账,激发种粮积极性;要解决小麦收割、收储等主体的困难,快速反应、简化手续、细化金融产品,纾困解难;要从党政同责的高度,统筹解决好区域内小麦丰收“最后一公里”的问题。
来自农业农村部相关司局、院机关、地方政府及科研单位60余名专家以及河南、山东、河北等小麦主产省的合作社、家庭农场、企业等经营主体参加了会商。(通讯员 刘晋婧)
白灵菇菇体洁白,味道鲜美,香味浓郁,是目前最具有开发潜力的十大珍稀食用菌之一,也是一种天然营养保健食品,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。我国野生白灵菇仅产于新疆木垒、青河、托里、塔城、阿勒泰等地区,且产量逐年下降。人工栽培白灵菇始于1997年,目前栽培基地遍及南北各省,尤其京、津、冀、鲁、豫省区生产规模较大,产品主要供应国内各大宾馆、酒店或出口,市场价位较高。 1..
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