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强化农牧业科技培训和高素质农牧民培育
一是充分发挥信息化便捷高效等优势,通过信息化手段开展线上技术服务,采取“通辽农牧业”等微信公众号制作发布专题教学视频、视频会议专题讲座、推送技术指导服务小视频、抖音等短视频平台直播等形式,围绕肉牛饲养与管理、青贮饲料作物种植与存贮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技术、黄牛冷配、玉米高产栽培、水肥一体化、温室蔬菜种植和果树栽培与品种选择等实用技术,开展线上技术服务。截至2020年底,共制作发布线上培训视频382期,完成线上培训农技人员1500人次。二是整合项目资金,在7个旗县区、4个市直单位全面开展高素质农牧民培育工作,目前各项目实施单位已完成学员招生遴选、录入等工作,理论学习、观摩培训等后续工作正在稳步推进中。
二、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
一是推进科技示范基地建设。围绕玉米、肉牛、红干椒、肉羊、药材等主导特色产业,2020年累计建设农牧业科技示范基地23个,遴选主推技术10余项,培育特聘农技骨干33名。主要展示示范了浅埋滴灌无膜种植、测土配方施肥、病虫害绿色防治、母牛提高繁殖成活率、肉牛绿色育肥、饲喂全株青贮等高产高效、节本增效技术和模式。二是推进科技示范主体培育。完成线上培训农技人员1500人次、培训示范户和示范主体8800人次。通过技术人员包村联户、组织观摩培训、物化补助等方式应用新品种、新技术,辐射带动13万人,科技示范主体人均增收10%以上。三是推进基层农技员能力提升和服务。在能力提升方面,2020年,全市选送611名市县乡三级农牧业技术骨干赴浙江大学、呼和浩特、包头市萨拉齐、锡林郭林明、巴彦淖尔市参加农技人员能力提升培训,在科技服务方面,各旗县都成立了专家组,遴选技术员,通过包联科技示范基地、科技示范主体等方式,结合业务工作,基本完成了推广工作任务。
犊牛羔羊代乳品,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根据早期断奶犊牛、羔羊的免疫反应与营养需要特点,利用国产大豆和小麦蛋白质原料,经过特殊的加工工艺而研制的特种饲料产品。具有独立的知识产权,在我国首次提出并示范了犊牛、羔羊早期断奶技术及配套产品,是我国第一个获得行政批准的技术产品,获授权专利5个,获得国家新产品证书和北京市自主创新产品,研究成果获北京市2011年度..
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